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如何在“静”中做到“知行合一”?

动与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静。静动是一体的二个方面。互为对应。

知行合一:指的是圣人修道达到的一种境界。身心灵,天地人达到了精神上的统一性。没有了二元对立。意识在纵向上提升超越了自我。达到了无我的人我天地融而合一的境界了。这时心灵体验到那种超自然的存在状态。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身心灵合一的全部归一的境界。这是要靠行动去彻身体验感觉觉知的一种状态。不是我们大众凡夫所能靠思维方式来认知的。

所以,知行合一是一真法界。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普通人因为受社会规则规范的习惯影响,都是用头脑的自我意识在思想,思维模式处在二元对立的概念世界中。是很难体会到什么是知行合一的行为方式及所处的境界!

圣人所在知行合一境界中的《静》指的是一种心里状态。心处在如如不动之中。觉照起用在观察着外在的一切变化而不会起心动念的一种状态。这是知行合一境界中所说的《静》!

其他网友回答:

知行合一是心学创始人王阳明的标志性主张。其实知行合一早有此说法,并不是王阳明所独创。治学止于至善,终在知行合一,是儒家思想的终极追求。王阳明以儒家思想为宗,传承朱熹“格物致知”思想, 创造性的提出“智慧天然,不假外求”,在朱熹理学的基础上又有了新发展,成为明朝新儒学思想的创始人。而王阳明不仅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学,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诠释了“知行合一”。王阳明在历经大起大落的人生仕途中,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我以为,这就是王阳明“知行合一”中的“静”。比起王阳明,生活在现世的我们,没有惊涛骇浪,不需要我们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只要坚持心中的梦想,不计较、不气馁,淡定从容,不忘初心。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忙碌而又充实,快乐而又享受地过好每一天,足矣!

如何在“静”中做到“知行合一”?


其他网友回答:

知行合一,并不等同于“静”。王阳明一再告诫自己的弟子,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脚,否则整天沉迷于“静”中,在生活中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会乱了阵脚。

当然,如果你刚入门的话,“静”这一关是必须要学会攻破的,它是一切智慧的温床,做不到静,那么一切如镜花水月,抓不住事物的根本。学习心学就更加离不开静了,很容易出现像你上面描述的这种境况,毫无头绪地去生活中去磨炼,像一只无头苍蝇,这样是学不到任何智慧层面的东西的,只能白白浪费掉生命时间。

注意,此处我指的“静”不是禅坐,是先在内心搞清楚“格物”的概念,这才是通往光明的第一条门道。

心学重在“心”,知行合一重在“知”。如果你学到了一定的境界,你能发现“心”和“知”这两个概念说的都是同一个东西,名字不同而已。

心即是天理,天理即是良知,此心便是良知,识得此心,便认得“知行合一”的用功着力点。安不住此心,则一切皆空谈。

关于“知行合一”的文章我已经写过好几篇了,虽然所阐述的角度不同,但是其核心不变。

如何才能做到这四个字,如果你刚入门就别想着一步登天了,老老实实地去多看看《传习录》,那才是心学的无上秘法,不要沉迷于那些市面上鸡汤式的心学书籍,那都是要华丽的语言文字包装出来的废话,根本没有实际操作方法,即使你看几十年也对你没啥帮助的。


其他网友回答:

君子为腹不为目,不为欲望牵着走。

其他网友回答:

一己之见仅供参考。

诚如题主所知:知行合一是跟从内心,“心即理”。

倘若从了内心,怒火中烧,无需按赖不住直接开打,事后是否会有“悔”?若有悔,则题主的“良知”本身就是矛盾的,是“不可琢磨”的,是变化的,是不可“从一”的。

“修身养性”是对自己的修炼。修炼控制自己,只因为自己还不可控,有“恶念”。倘若不能压抑自己的恶念,势必从了恶,干错了事。所以,要“养心”。

把经历当作历练,多从善,以达到自己的内心要求:养心,同自己“斗争”,压抑住自己内心的“恶”:炼心。以求得能够找寻到自己的“良知”,且能够自如,才能够长久。如此,可以得到“修身”。

多历练,除去“私”,从善从恶自己选,倘若最终从了“恶”,不后悔,恶行恶报不做他求(无私),也能有“理”。

其他网友回答:

在“静”中做到“知行合一”。静,安静,寂静,静悄悄,幽静,静为名词,也可作形容词。知行合一,当代成语,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知为客体,行为主体,是指客体顺应主体。

知行合一,最早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王守仁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是“善”。致良知,知行合一,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知行合一”并不等同于“静”。王阳明一再告诫自己的弟子,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脚,否则整天沉迷于“静”中,在生活中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会乱了阵脚。“静”它是一切智慧的温床,做不到静,如镜花水月,抓不住事物的根本。毫无头绪地去磨炼,是学不到任何智慧层面的东西的,只能浪费掉生命。

宋代朱熹“格物致知”,具体内容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意思是教人穷天下事理,育天下百姓,其实只是教人,得一个一个“知”,而做一个一个“行”。而王阳明则希望,心即是天理,天理即是良知,此心便是良知,识得此心,便知“知行合一”的着力点。安不住此心,则一切皆空谈。

朱学学说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正是在朱熹哲学基础上的突破。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的发展了儒家思想。

其他网友回答:

摒弃杂念,无行无念,无念无行,有念有行,有行有念。念行同步,是谓知行合一。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提问本身就错误。心学不是逻辑思维。无法用思考,情商,智商来获得。如果用自我暗示,我静,我思考,我合一。这是妄念。放下吧!具体如何。参考禅宗方法。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静,什么才是真静?你以为坐着不动才是静吗?或者,动个不停也是静?也许,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

本人修习静坐也有近十余年光景,从自己的体会看,当气脉全通之后,才有可能进入静的境界。这个静界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道德经上讲:致虚极,守静笃,应该就是这个状态。

可以说,静,既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境界。它应该有形静、心静、气静和神静之境界划分。

初学静坐时,绝大部分人只是做到形静的状态,但心气神都是乱七八糟的,比不静坐还要乱。因此,这一阶段的静坐只是在练腿。

如果进一步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开始进入心静境界。可以保持杂念减少,心念平静,慢慢地不会受外物所惑。

心静是一个长期修炼的过程,在气脉没有打通之前,要想做到心如止水的境界是很难的。

心气如一,心神相交,心静气静是交替进行的。佛家天台宗用止观法门来练心,实际上在有意识引导进入心气合一的静境。这个法门很随缘,分别有观呼吸,观念头,观音声等多个入门级小方便法门,因人设教,十分实用。

然而本人修炼则是从采用炼形入手,贵在持之以恒,不求神异,逐步深入,慢慢练到心气合一,再到神气俱足之境。行住坐卧,随时都在静境之中,随时也在功态之中,个中境味实在不足与外人道也。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