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如何描写鬲的变化?

鬲,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器物,存在的时间也很长,一直从新石器时代到战国晚期。新石器时代的鬲是陶制的,现在看到的博物馆里的陶鬲有的底部还有被火灼过的痕迹,说明它曾经是实用器。

甲骨文“鬲”

陶鬲的形状一般是大口圆底,无耳,三袋足而且袋足的形状非常明显,这是出于实用的考虑。鬲是烹煮食物用的器物,袋足内空,短腿,这些都可以增大受热面积,有利于烹煮。甲骨文的鬲字就非常象形,很像是一个圆腹器物,底部正被火煮烧的样子。而且这个甲骨文的“鬲”和甲骨文的“鼎”字长得非常相似。所以《尔雅*释器》里说款足鼎谓之鬲。《汉书*郊祀志》也说,鬲就是空足鼎。也就是说,从最早的实用角度来看,鬲和鼎很有可能是同出一源的,后来因为使用的方向不同而器形也渐渐有了区别。既然鬲和鼎都是烹饪食物的器物,那么导致它们使用方向不同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因为食物种类渐渐丰富而食器也就自然而然地随之发生改变。传统的观点公认鼎是烹煮肉食的,而鬲是炊粥器。鬲,可以是烹煮粮食类食物的,但是不是炊粥不好说。因为不知道新石器时代有没有“粥”这种类型的食物。

二里头陶器:鼎与罐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鬲是龙山文化时期的。鬲这种器型在龙山出现之后渐渐扩大使用范围。鬲的使用方式代表着一种生活习惯,而使用鬲的地区则是生活习惯相同的原始族群,生活习惯的背景是社会共同心理,社会共同心理则体现着人文思想。于是学术界有了关于原始社会的以鬲、鼎、罐等器物区别族群的观点。

有的学术观点认为,有三个袋足的鬲从龙山向周边扩大,当进入二里头时期,鬲在黄河以北的晋南、豫北、冀南盛行起来。而二里头则基本不用鬲。于是学术观点认为使用炊器的不同可以区分夏、夷。商代夏,随着商王朝的建立,统治范围扩大,鬲也渐渐被广泛使用,成为最有中国特色的炊器。龙山文化发展起来的罐被二里头继承使用。罐放在地面上,周围点火,或放在支脚或是灶上让底部被火烧受热。而器型的变化就是在罐下面装上固定的三足就成了鼎,如果这三足是空心的就是鬲。蒸食物的用的盆形的陶器底部有孔,放在罐上或鬲上使用,就是甑。

二里头陶器:鬲与甑

当上古社会发生改变,从石器时代进入到青铜文明时期,鬲这种古老的器物并没有随之消失,而是与时俱进有了很大的新变化。商代早期就有了青铜鬲,此时的青铜鬲还和陶鬲一样是大大的三个袋足,小短腿,这样可以加大受热面积,让食物快点煮熟。时光流逝,鬲也发生着悄然的变化。到商晚期的时候,鬲的形体发生了变化,袋足蜕化了,青铜鬲越来越形体精致,并且有了美丽的装饰图纹。这样鬲已经不再适于被火灼烧,变成了盛器,或者说按传统观点认为的盛粥器。

西周建立以后,青铜鬲非常盛行。在这个制礼作乐以治天下的时代,鬲也被赋予了礼乐的含义。有的青铜鬲上面刻有铭文,记录受赐或祭祀的事,这本身就具有礼的意义。但是西周时期鬲的使用应该不及鼎、簋。一些记录西周青铜器铭文考释的书提到有铭文的鬲数量并不多。但是鬲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在这个视死如视生的时代,鬲往往被选择作为从葬器,作为最后的陪伴。因此出土的青铜鬲经常成组。一组的鬲形制、大小、纹饰、铭文都相同。出土的西周时期的鬲最多的有一组十个。到春秋战国之际渐成制度,鬲往往以偶数组合与列鼎同墓随葬,比如二鬲或四鬲陪五鼎是一个常用的组合。战国晚期,青铜鬲由从祭器和生活实用器的中消失了。

西周单叔鬲

早期的鬲和鼎如果不看用途单从器型看几乎难以区别。青铜鬲早期有双耳,后来渐渐无耳。鬲的用途很广泛,不但可以单独使用,上面加上甑就成了另一种周流行的青铜器叫甗。甗在商代非常少,妇好墓三连甗更是绝无仅有的极品,到春秋时期甗则成了必备的殉葬器。

作为汉字来说,鬲有两个读音。读为lì时是器物,读gé则是做国名、做姓氏等。《老辞海》解释:有鬲,古国名。夏时为鬲国,亦曰有鬲氏。寒浞杀后相,后相奔有鬲氏。此后属齐,为鬲邑。汉代置鬲县,北齐有故城,在现在的山东省德县北。

如何描写鬲的变化?

大盂鼎的铭名里提到一个词叫“人鬲”,也读gé,是周王对战胜的贵族盂的一种赏赐,指的是罪人或战俘成为奴隶,被周王赏赐给有功的臣子。也称为献民和献臣